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农村逐步消失的老行当(15)

  • 糊涂乡人
楼主回复
原创俱乐部会长原创俱乐部会长
  • 阅读:37995
  • 回复:2
  • 发表于:2018/5/6 9:11:47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盂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挑货郎担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商业很不发达,村里没有供销社,大街上经常有挑货郎担的人来村里卖货。这些人都挑着一个担子,两头是个约40公分长30公分高的木箱,木箱里面有个夹层,放置货物方便摆摊。挑担货的货郎一进村一般不高声呼叫,手里拿着个叫“拨浪鼓”的物件,那东西上边安有一个小铜锣,下边安有一个小鼓,锣和鼓周围是一个小铁圈,上边牵有个小木蛋,最下面安一个小木棒,货郎手拿小木棒左右摇动,小铜锣发出清脆的响声,小鼓发出宏厚的鼓声,除了锣鼓声外,货郎还要吆喝几声什么“洋曲灯子换鸡蛋,鸡蛋换洋火!”意思是用火柴换鸡蛋,那时布、袜子、火柴等生活用品都是从外国来的,人们把外国来的货前面加一个“洋”字,当时咱们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大部分日常用品都要进口,所以,洋货就很多。货郎挑担的都是些小百货,毛巾、袜子、裤带、颜色、针头线脑等东西来挣点小钱,靠着辛苦维持生计。后来民族工业发展壮大,群众在党的号召下开始集资入股办供销合作社,当时入股的股金也不高,一股就两三元,入四五元的人家也不多。后来全民走集体化道路,农村供销社发展壮大,大村都建立了供销分社,小村还有代销店,这样,农村商业网点遍布,货郎没有了市场,就消失了。拨浪鼓的声音再也没有了。
怪癖,不拍马屁弄牛粪;糊涂,常把黄昏当早晨。
  
  • 富士山庄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发表于:2018/5/6 13:15:21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我心依旧
  • 发表于:2018/5/11 0:02:25
  • 来自:山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