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盂县外独头村产业落地观念转变村民脱贫有希望

  • 灵魂深处有你
楼主回复
  • 阅读:6547
  • 回复:1
  • 发表于:2017/9/21 8:52:19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盂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阳泉晚报 侯节 



村里街道


村里养殖的肉牛


成片的辣椒地

  田里种着玉米、辣椒、谷子,山坡上放养着牛群,屋顶安装了光伏板……初秋的盂县上社镇外独头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自从几项产业落地后,村民们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这个曾经贫困的小村子,如今已经走上了脱贫路。

  外独头村距盂县县城约20公里,位于两山之间的“独头沟”,全村有110户213口人,700亩耕地。人多地少又缺乏资源,是村里贫困的主要原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到“独头沟”,许多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进村里,村里一些男青年连结婚成家都成了问题。逐渐地,村民也丧失了脱贫的斗志。

  2014年,外独头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36户107人。全村有一半是贫困人口,这个现实让村支“两委”再也坐不住了。

  “这些年来,虽然国家有政策扶持,但村民头戴贫困的‘帽子’毕竟不体面。”村党支部书记冯润北说,在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村民开始转变思想,千方百计努力摘掉“穷帽”。

  改善基础设施 环境好了人心才会齐

  “村里就像咱自己家一样,要是环境脏乱差,心情也会受影响,更别提积极干活儿了。”外独头村党支部书记冯润北认为,想要改变人心软弱涣散的状况,把产业引进来,首先要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村民清理街巷环境。

  外独头村的街道虽已硬化,但沿街村民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看起来有些脏乱,而且部分村民习惯将煤炭堆放在门口,一些生活垃圾和杂物也时常堆放在街巷边。村里从主要街巷入手,开始整治,清理各家各户门前的杂物,将沿街房屋的墙面进行粉刷修整,还设置了4个垃圾点。整治过的街道与从前相比有了很大改观。看到如此洁净的环境,村民们有了自觉维护的意识,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有所减少。

  村支“两委”着手做的第二件事,是复垫村里的土地。“村里有200多亩地土层薄,不论种什么作物,产量都上不去。”冯润北说,2016年,村里对这些贫瘠的土地“动手术”,把土层加厚,又新造了30多亩耕地。复垫土地的工作惠及所有的村民,新造的土地也平均分给了大家。今年,村民满怀信心地在改造过的耕地上种植了谷子、玉米等作物。冯润北自己家也有一块土地是复垫过的,他常去地里查看作物长势:“玉米长得个儿挺大,谷穗也很饱满,收成应该不错。根据之前的测算,以玉米为例,复垫过的土地每亩能增产500斤,能增收400元。”

  水是万物之源,不论发展养殖业还是种植业都离不开水。然而,外独头村多年来一直缺水,天旱的时候,连村民的饮用水都紧巴巴的,更别提灌溉田地了。今年,村里打了一口150米的深井,据目前的出水量测算,不但可以满足村民的生活用水,还能供牲畜养殖和农田灌溉使用。

  此外,村里对河道进行整治,保证汛期行洪畅通,还修建了一座石拱桥,解决了村民出行的问题,也方便了车辆和各种农机通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外独头村各项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健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对于脱贫,大家信心满满。

  发展多种产业 种养结合增收渠道多

  市委办公厅是外独头村的对口帮扶单位,2015年“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市委办公厅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组,制定了“一对一”帮扶计划。

  外独头村和我市许多贫困村一样,因为村里缺乏资源和工作岗位,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中常住居民多为留守老人。老人普遍缺乏劳动能力,要带领大伙儿脱贫并非易事。为此,市委办公厅决定帮村里发展肉牛养殖业。

  市委办公厅帮助村里争取到了50万元资金,购回50头肉牛,还修建了牛舍。牛由村里统一管理,待繁殖后出售小牛,每年为贫困户分红。“今年年底应该就有第一批小牛犊出生了,明年卖了小牛就可以给贫困户分红,预计每户能分到3000元。”冯润北说。

  发展光伏产业也是帮助村民脱贫的方式之一。今年,外独头村上马了50kW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今年8月开始并网发电。按照协议,利用光伏发电获得的收入,由贫困户和村集体共享,不但能实现村集体收入“破零”,年底还能为每户贫困户增收400元。

  村民刘海萍是这两项产业的受益者之一。年过七旬的她没有劳动能力,凭借好政策的扶持,今年她享受了危房改造的补贴,翻修了房子,年底可以从光伏发电项目中分红400元,明年还能获得3000元养牛的分红。说起这些,刘海萍十分激动:“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俺们脱贫有了奔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农民离不开土地,种植始终是维持生计最主要的手段,外独头村村民也不例外。但是,近年来玉米卖不起价格,村民辛苦一年,仅能解决温饱问题,更别想存些积蓄了。对于这些,外独头村村支“两委”决定,引导村民调产促进增收。

  今年开春,许多村民响应号召,扩大了谷子的种植面积,还种植了一部分辣椒。对于调产,一些村民持观望态度,但村民冯志明却毫不犹豫,种了5亩谷子。“我心里算过账了,种玉米8毛5一斤,亩产1200斤,最多收入960元。种谷子就不一样了,虽然亩产只有600斤小米,但每斤能卖到3块钱,每亩就是1800块,比起来还是种谷子划算。”冯志明说。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牛业、上马光伏项目……冯润北掰着指头一项项数着外独头村的脱贫门道。在他看来,只要所有产业项目按计划平稳运行,村民们不光可以脱贫,将来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转变思想观念 人勤就能过上好日子

  知识改变命运。近年来,这样的观念在乡村日渐深入人心,外独头村也不例外。接连几年,外独头村都有学子考入大学,无论家庭如何贫困,家长们从未动过让他们放弃读书的念头。

  今年,18岁的冯洁茹考上了太原的一所大学,但是一家人却高兴不起来。今年年初,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只剩她与母亲冯贵秀相依为命。冯洁茹的父亲在世时,就一直病痛缠身,家里为此花了不少钱。正在母亲冯贵秀一筹莫展时,冯洁茹从村里打听到,贫困学生可以获得5000元的教育扶贫款。通过审核,冯洁茹还得到了希望工程5000元的资助,解决了她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冯润北还帮助冯洁茹办理了助学贷款,减轻了一家人的负担。

  9月初,冯洁茹怀揣着助学款和录取通知书踏上了去省城的汽车。“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努力用知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她说。

  只要人勤快,踏实肯干,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村民冯忠只因伤致残,许多人以为他会就此消沉,他和妻子张美秀却靠着勤快,日子越过越好。今年,冯忠只响应村里调产的号召,种了2亩辣椒。按照合同约定,辣椒的种子、肥料等,全部由一家公司统一提供,收获时再统一收购。“听说辣椒亩产4000斤,每斤能卖8毛钱,比种玉米划算多了。”冯忠只干活从不偷懒,他家的辣椒是村里长得最好的。

  张美秀也变着方法找赚钱的门路。玉米、毛豆、豆角成熟了,她就拉到县城去卖,核桃、花椒一上市,她也会在路边摆个小摊销售。“虽然赚不了多少,但总能有些收入。想脱贫不能总等着别人帮忙,咱自己也得勤快点。”她说。

  在今后的工作计划的当中,冯润北把“带领村民实现整村脱贫”列入其中。下一步,他还打算在村里修建广场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让村民闲暇时的去处再多一些,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再高一些。


 

  
  • 至善至美
  • 发表于:2017/9/22 6:32:07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我就是我!至善至美!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