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奋斗者的足迹》一一作者 郭小平

  • 富士山庄
楼主回复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阅读:2048
  • 回复:1
  • 发表于:2020/4/10 19:19:02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盂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行走在泥河村的小路上,迷人风景,次第转换,仿佛进入长长的历史通道。振兴乡村建设,风云际会,在历史与现代风情的交汇中,我们见识到了泥河这方山水的绝代风华。

       佳时倍惜风光别,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但是,这里却没有北方的萧条和冷落,没有北方旱裂的土地与漫天的沙尘。双眼几乎不敢有片刻的休憩,这里有农家秋收忙碌的身影,也有祖孙嬉戏的怡然闲情。不由自主的我坐在桥坝上,恍惚回到儿时在河边赤脚戏水的情景。那时,鞋可及水,亲水近绿。听小溪水潺潺,闻小鸟声啁啾。而如今眼前是绿草茵茵,几只蜻蜓由水面翩然而过。婀娜多姿的垂柳,在悠悠而至的丝丝凉风中摇曳。远处,悠扬婉转而又熟悉的旋律传送耳边,让人感觉瞬间像是到了南方某个小镇。

       这是一条平缓清澈的河流,也是泥河村生态文化广场的亮点。“红面山生态文化广场”是秀水镇为全力打造泥河四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于今年四月总投资1000万元左右,改造5O亩荒坡而建成的。如今,广场绿茵茵的草坪,粗壮的火炬树、松柏,挺拨的香花槐、垂柳,繁茂的山桃、苹果已向游人绽放出热情的笑脸,丁香、榆叶梅、爬山虎、紫藤环绕其间,金黄的绣线菊迎风摇曳,一片秋花绚烂。

      最为壮观的是刻有“红面山生态文化广场”的石碑,醒目端庄,气势恢宏,高高耸立在文化广场东北面。汉白玉雕塑的十二生肖沿着路面有序列放在不同的位置,它们独特的造型,活灵活现的姿态,绵延5OO米,错落有致,黑白相间,给人以一种明丽素雅和层次分明的美感,远远看去,趣味浓浓,形成了广场特色景观。

       沿道而行,串连起一个个景点和故事。亁隆版《盂县志》记载:“泥河在红面山上,沿崖甘泉涌出,泞而成河,春夏草长,如吴越葑田然”。坊传:一匹过路的白马停留在河边饮水,一村妇抬头看见便大声嚷叫,“是南娄八大庙之中的泥马”!村妇一语道破天机,饮水的白马瞬间变成一滩泥,至此,清澈的河流变成泥河。传说而已。但是,长期的过渡开垦,水土流失,清泉河流混杂了泥沙,也许才是变成泥河的真正原因,由此,泥河也就成为它身旁的一个村子的响亮名字——泥河村。

        站在红面山上,望天空碧蓝,云朵洁白,那种宁静与清澈,让人神清气爽。霞红枫叶漫山舞,层林尽染,加之赤色的地表沙石,的确给人以震撼。《山西通志》载“相传红面长者化此”。红面山属丘陵地貌、山上有金洞、银洞、佛爷洞摩崖石刻,有金龙寺遗址,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为其增色。

       往事越千年,家事连国事。李氏一族从明万历4年(l576)举家迁居此地后,勤苦躬耕。至乾隆末(1795)年,已发展为当地富甲一方的农商大户,李氏义举修建邑要津安济桥,三次水毁,三次修复,义无反顾。于道光五年(1825)年奉旨以“乐善好施”树坊。李氏先祖对“经、史、子、集”十分重视。谱记“性俭朴,读书明敏,刻印文帝书,抄感应篇,注释数百部,施于亲友,以广其意,族中子弟贫不能读书者,设学以教之。”重学求仕之风大盛。个个饱读诗书。李家祠堂大庭楹柱上一副对联:“六科九举两进士,一辈五县六教官”。客观地反映了曾经有过的辉煌。最后成为晋商文化代表之一。绿树掩映中有一套三进的院落大宅,曲径通幽,十分雅静。宅院之间的门楼、木刻、石刻及雕花无不显现先人的智慧。虽旧的宅院已被新的农舍所替换,经年累月,风雨剥蚀,而现屋里仍然摆放着旧式的八仙桌以及柜子。从这些古朴的老物件上能寻觅到丝丝幽古之情。

       泥河的历史浸润在这些老物件中,河流、祠堂、家谱、楹联、红面山——泥河村多为李姓人家,世代重学崇文,崇尚礼教,重教兴学己蔚然成风,悠悠文脉,千年传承,形成一方的大族。从李家的祠堂、家训、家谱、可见这一族不同寻常,而残留的断壁残垣依稀可见曾经的风光。延至今日,重教兴学已蔚然成风。在历年高考后,贫困学生都会收到村委不同程度资助。

泥河村的确有味,是个有故事的村落,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水肥土沃,因其存留了较多的乡村文化。直到今天,泥河村仍能从空气中嗅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然而,我的思绪却难以远萦,而牢牢地绾在了血与火的历史中。我们无法忘怀,在抗日战争中,69军师部,抗战医院驻扎在村里,开辟革命工作,斗地主,分田地,二五减租,轰轰烈烈。村民李远定1919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因接受过新思想,回到县一中任教。其间在学生中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1937年,薄一波将军来盂县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在祖国的感召下,满怀报国之心,他追随并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抗日决死队奔赴国难。李远定俩侄子李命炯、李命册当时在县一中读书,思想向上,追求进步,兄弟俩放弃了优越安逸的生活,与李远定同时参军入伍,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战争。在那特殊的年代,知识是匮乏的,兄弟俩的文化知识在部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李命炯头脑灵活,作战勇敢,很快提升为连长,1937在百团大战时不幸牺牲。而李命册沉稳内敛的性格,直接当上报务员,工作认真仔细,不久升为电台台长。1942年,日寇对太行山进行大扫荡中,战斗异常激烈,为掩护电台壮烈牺牲。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更是优秀的李家子弟,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为国家而冲锋陷阵,战死疆场,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了英雄赞歌。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是值得后人敬仰的!泥河村从未放弃对历史的记忆,这让人很是欣慰。

泥河村既是封建时代典型之村,也是文化之地,更是革命之红色堡垒。在众多的盂县古村落中,泥河村恰似一颗偌大的明珠,熠熠生辉。尤其是老一辈革命先烈在此奋斗的足迹,实可骄人!

       行走在千年古村,苍老古朴的雕饰,幽深的院子,历史的气息,让人感到旧日时光的氤氲,所谓乡愁,就是从这些显见的文化遗存中浸出。然而,那些悠闲与忙碌的生活的节奏也同时在古村落呈现。走出村子,看见忙碌的人们正在张灯结彩,庆祝“感党恩—庆丰收”横幅明丽灿然,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艳丽。

      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真想站在红面山之巅,唱一曲泥河赞歌!

  
  • 富士山庄
楼主回复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发表于:2020/4/11 8:19:26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