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盂县作家协会会员李俊爱讲述红面山的传说

  • 富士山庄
楼主回复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阅读:15065
  • 回复:2
  • 发表于:2019/7/31 8:00:54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盂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盂县作家协会会员李俊爱讲述红面山传说

        李俊爱阳泉市作家协会会员,盂县作家协会会员,退休教师,数月来她走访太原、阳泉、平定县、盂县等地的专家教授,查阅大量资料,就红面山的传说,做了文稿,全文如下。

红面山传说

      红面山,亦称红庙山,又称大佛山。位于县城南约4公里,位于泥河村东南1.5公里。东起招山河西岸,西至涧沟河东岸,南接路家村镇四海山,北临秀水镇刘村瓦瓮沟。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3米。远观峰峦叠嶂,气势雄伟;近看植被葱茏,山花烂漫。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实为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红面山山名来历

关于红面山山名的来历众说不一。

        其一:据乾隆版《盂县志》记载:红面长老,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人,面色如枣一样红,好像汉寿亭侯关公关老爷的塑像,他不吃也不喝,坐化于县城南4公里许山洞。另一说,红面长老就是唐代著名华严学者李通玄,即李长者,他也是面如重枣,因其经常到红面山说法台说法。后人称山为“红面山”。

       其二:据光绪版《盂县志》记载:传说有个本地人进入山中砍柴,一不小心掉进山谷中。等他睁开眼一看,只见十余步之外,好像有一道细细的缝隙。他便好奇的沿着缝隙弯弯曲曲向里面走,走了一会儿,只见前面豁然开朗,周围大约有数十丈。他便用手敲打周围墙壁,突然墙上的石头随手落了下来。他拾起一瞧,只见大的如枣一样大,小的也有箭头或者豆粒一样大,全都是绛红色。这时,砍柴人解开袋子装了满满一袋,费尽全力攀上谷顶,把袋子背回家。然后原原本本把这件事告诉了邻里。当时有个很有见识的人认出了这些东西,说:“这是朱砂呀”。于是,大家一起按着砍柴人原来的路线,走到掉进山谷的地方一看,只见悬崖陡峭,山峰连绵不绝,满山全是绛红色的沙石而已。从此,人们便把这座山称之为“红面山”。

       其三:因红面山地质地貌缘故,红色砂岩经风化后逐渐形成像面一样的红色细沙粒,人们就将此山叫做“红面山”。

其四:民间传说,山上原建有金龙寺,砖瓦墙壁俱为红色,故名“红庙山”。

其五:因山上有摩崖石窟,人称金洞银洞佛爷洞,中间洞上方刻“大佛山”三字,顾此又叫“大佛山”。

 

金牛银碌碡

       很早以前,红面山周围村里的人们,有时在夜深人静时会听到山里传来“哞哞”的牛叫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有一天中午,玉皇大帝打了一个盹,醒来时发现面前堆着一大摞奏章,拿起朱笔正准备批阅,却发现砚池里干的一滴朱砂水也没有了。一怒之下,喝来侍从问其原由,侍从却说,没有朱砂了。玉皇大帝立即派赤脚大仙招来金牛星,让他去朱山碾朱砂。金牛星领旨,不敢怠慢,带上银碌碡出南天门,直奔朱山来。金牛星看见满山朱砂在阳光照射下泛着红光,拉起银碌碡正准备碾,却又想到怕惊扰邻村百姓,就先找一洞穴安下身来,白天休息,晚上碾朱砂,累了,就仰天“哞哞”叫几声。不料这叫声还是惊动了周围百姓,互相议论起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一个专盗宝物的南蛮子耳里。南蛮子趁一月黑风高的夜里,来到朱山下,静观山里动静。果然,半夜听见“轰”的一声,离他不远处山体裂开一条缝,金牛拉着银碌碡从洞里出来了,只见金牛浑身金光闪闪,眼如灯柱,照得周围雪亮。南蛮子一见,心里激动,扑上去就拽金牛的尾巴,忘了用宝镜先罩住金牛。金牛回头一顶,把南蛮子顶翻在地,等他第二天醒来,不见了金牛,只见山上到处都是绛红色的沙石。

从那以后,周围的百姓们再也没听见牛叫声。

娘娘脚

       在红面山顶,有一块大砂石上清楚地印着一个形似古代小脚女人的脚印,人们叫它“娘娘脚”。每提到这个脚印,人们都会说起一段玄虚的故事:

话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后周政权。柴世宗女儿柴花公主自小武艺高强,不堪忍受国破家亡之痛,为了复国,带着婢女从皇宫星夜出逃。一日,逃至红面山,疲惫不堪,从桃花马上跌了下来,一只脚陷在一片沼泽里,这时她飞身一跃,另一只脚踏上了一块大砂石上,由于她用力太猛,在上面采出了一个深深的脚印。后人称此石为:“娘娘脚”石。

水泉洼

       在红面山半山腰,有一山泉,泉水清冽甘甜,沁人心脾。最为神奇的是,旱天羊倌来这里饮羊,不管饮多少羊,水也是满满的,不会下降,人们都觉很神异。据当地上岁数的老人说,此泉为柴花公主眼泪所化。

当年柴花公主眼见复国无望,在水神山间自缢而死,一缕怨气升至凌霄,玉帝感其忠烈,封为水神,村人筑祠而祭祀,尊称为圣母娘娘。一天圣母出祠闲游来到红面山,看见当年留下的俩个脚印,不免想起故国家乡,忍不住心酸,流下一滴眼泪,正好滴进沼泽里的脚印里,立即化作一甘泉。因泉处山洼,故名“水泉洼”,又因泉水满而不溢,亦叫“满水泉”。

扎营坪与跃马蹄

       扎营坪是红面山主峰下一处地势平坦,面积很大的砂石阔坪,当地人称扎营坪。

说起这个名字,还与宋朝开国元勋苗训有一段缘源。这苗训功成隐退后,仍回盂县老家苗家庄居住,临走时送给杨家一本兵书让其好好保存。开始并没有引起杨家人注意,直到金沙滩一战后,杨家损兵折将,辽国萧太后更起南侵之心,在雁门关外摆下天门阵,要与大宋决一雌雄。杨六郎率大宋儿郎几番血战不能得胜,一筹莫展。一天夜里,他在帅账翻阅苗先生留下的兵书,突然看到首页批注四句话:牛舌头下仙人洞,牛舌头前扎兵营,马行无路腾空去,马落之处现先生。突然想到,苗先生足智多谋,定能想出破天门阵的办法,保我大宋安然无恙。随即点齐兵马朝盂县地界进发,行到红面山时,天色已晚,见两峰之间有一坪,广阔约百丈,正好扎营。半夜,六郎起来巡营,月光下只见一头牛向他咆哮而来,定睛再看,却是不远处一座牛舌形山峰,于是六郎跨马向牛舌峰下行去。没走几步,只见眼前三个石洞并立,挡住了去路,他寻思,难道这就是苗先生诗中说的仙人洞,到此时,但听见胯下白龙马嘶鸣一声腾空而起,倏忽间落到一处所在,原来竟是苗先生居所。这才有苗先生指点杨六郎,杨六郎命杨宗保去五台山东请穆桂英。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后来的故事。乡人据此将六郎扎营处称为“扎营坪”。白龙马腾空时在金洞银洞佛爷洞前所踩出的蹄印称为“跃马蹄”。

相传,李自成起义时其部下在此驻扎过,抗战时期,八路军某部也在此安营扎寨。

金鸡垴

       在红面山东面有一高地形似鸡头。相传在旧时,早起上山砍柴的人,有时能见到一只雄鸡出没于梢林中,长得十分好看,大红的冠子,金黄的脚。更为神奇的是这只金鸡在五更打鸣时,声音能传出去老远,路家村、乌玉、泥河村都能听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就听不见金鸡打鸣了,就把金鸡打鸣的地方称之为“金鸡垴”。

金钟寺

        红面山与四海山接壤处曾建有一座寺院,因碑碣无存,不知建于何年。据说殿宇高大宏伟,寺内松柏苍翠,幽静清雅,僧侣众多,梵音袅袅。只是由于寺院建于深山密林,山路崎岖,不利于善男信女烧香拜佛。住持便与众僧商量重建一寺,经勘查新址选在了今永清寺。故山上旧寺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墙垣倒塌,屋宇颓废,留下了今废址。

金洞银洞佛爷洞

       红面山石窟开凿于山顶一砂岩上,据盂县文管所所长赵培青编著的《阳泉石窟摩崖造像》一书介绍:该岩石长8米,高2·6米,属黄砂岩。坐北向南,视线开阔,三面均为断崖石壁,只有西边留有出入口。其中最东部石窟门楣上刻有“大佛山”三字。石窟前开凿有三米宽的平台,平台两角留有原搭建窟檐安放木柱的圆孔。从西到东依次排列有三个石窟,本地人称金洞银洞佛爷洞。石窟对面山沟草木葱茏,松柏成林,溪水潺潺,夏季各种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真乃人间仙境。

根据石窟形制、题材内容、造像特点三方面的特征分析,总体上接近于云冈石窟三期特点,并且这种石窟形制流行于北魏晚期,应属于北魏晚期作品。

牛舌头

       在红面山颠,有形似“牛舌头”的奇石凌空平伸。舌崖北侧泉水喷涌不竭,舌崖南侧石壁刻有“大佛山”三字,下有“金洞银洞佛爷洞”三个石窟。

说法台

        红面山中有一周围约20平米的宽敞高地叫说法台。据说是唐代著名华严学者李通玄,于开元七(719)年春,携《华严经》从五台山来盂县注释。注释之余,经常到盂县西部丫角山、东部红面山说法,此处就是他说法遗址。

年轮石

       年轮石是2013年盂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李忠红,在考察红面山时新发现的一处景观。他在《红面山中有奇石》一文中介绍:红面山腰有一处崖头约20米多高,峭壁上高高低低层层簇拥的石头,像一群形态迥异,惟妙惟肖的天然佛像一样。就在这座山崖上,有排列整齐的众多网格内分布着与树木年轮极为相似的层层圆圈,颜色由内向外逐渐加深,蔚为可观。大家叫他“年轮石”。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富士山庄
楼主回复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发表于:2019/7/31 8:07:44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龙年人
  • 发表于:2019/8/2 9:16:11
  • 来自:山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