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崔达道的故事

  • 糊涂乡人
楼主回复
原创俱乐部会长原创俱乐部会长
  • 阅读:10411
  • 回复:1
  • 发表于:2019/7/6 9:54:55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盂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四十一

 

       赵氏孤儿从避难仇犹到长大成人,从习文练武到报答百姓都与盂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盂县人民从藏孤救孤,到育孤护孤的故事中,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供奉成神灵,充满了对赵氏孤儿的精神寄托。

两千多年来,人们把赵武捧为“藏山灵感大王”“翊化尊神”,建庙祭祀。形成了有名的藏山赶老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都要进行隆重的赶老会活动。

赶老会活动发端于宋金时代,盛行于明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程式、人物、扮相、音乐等多种元素的盛典。表演的人们都身穿大行头,响铁炮,吹大号,迎架鼓……场面十分壮观,热闹非凡。那时分有东乡会,西乡会,南乡会,北乡会。其中清城农历三月十五日“起神会”最有盛名,但无论那个乡的“赶会”都以把“大王爷”送回藏山为高潮,回到藏山“迎銮驾”仪式最为红火、隆重。把分散在全县各地的108尊“大王爷”同聚藏山落驾,享受全县百姓的香火祭祀。各乡村沿路表演踩高翘,挽大刀,玩三节鞭,舞长矛,跑旱船,耍流星。沿路村庄人山人海,家家宰猪杀羊,蒸馒头,煮油糕,所有来人都是白吃白喝,“靠上大王爷吃贺雨饭”的俗话就是这样来的。

但是,这一盛典中断了70多年,几乎失传。为抢救这一文化遗产,达道又开始了艰辛的工作。

        从2004年开始调查盂县境内和周边省、市、县大王庙时,达道就顺便进行了解、收集“藏山赶老会”的具体工作。他近处骑自行车访问,远处坐汽车,东起平山县下口村,西至太原市范庄村;北起五台县东冶村,南至平定县锁簧村,三年中,行程万余里,串了三百村,走访几百名年过八旬的老人,由于年代久远,老人们的回忆断断续续,残缺不全,达道把这些资料进行了全面归类整理。后来发现了清城西沟村有个叫高福禄的老先生,在少年时赶老会扮过会身(赶会演员),对当时赶老会的开头、结尾的顺序都还有记忆。清城东沟王立生老先生还记得赶老会粗细鼓乐的曲调。达道把这两个老先生请到藏山,在藏山景区的支持下,县文化馆郭秋彦馆长亲自当执行导演,县文化馆孙二将为元朝纪君祥的藏山赶老会的歌词作了曲,使四百年前的老歌词又焕发了新音,“藏山赶老会”的民俗活动又全面恢复了。

        达道和高先生,王先生,郭馆长,根据资料中内容,结合藏山的故事,加了“八义救孤”“八仙过海”等内容。老会上所需的道具、行头、鼓乐景区耗资近十万余元。在 2010年,久违的藏山赶老会开始了,整个会序二十二道,化妆人员108人。在柏石到藏山古祠的大道上一路展开。前头是扣人心弦的威风锣鼓队,气势恢宏,鼓声震天;接着是108人组成的赶会仪仗队,第一部分为头锣、头牌、高照、大旗;第二部分是八仙、八义会戏;第三部分是大王銮驾,是赶老会的重头戏,也就是大王出巡的规格和程序。出巡队伍所经过之地,沿路百姓纷纷敬献膜拜,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大王出巡完毕,回归落架厅休息,晚上再请至大王庙正殿,接受朝拜。正殿前要摆上全贡献,叫“展贡献”,全展分列10路,分别是:饼、角、长包、小馒头、大馒头、莲花、龟、蟹、锣、眼卷。还有13路是糕貢、汤饭、旁置白绵羊,全称白羊白展。黄糕、馒头、眼卷代表五谷,莲花代表花卉、树木,牛、羊,均为陆地生物;乌龟、螃蟹代表海洋生物;锣代表鸡、龙为空中生物;海、陆、空全有。还有在木架上架起来的贡品叫“千火烟”其贡品工艺高超,制作精美更是贡品中的极品。老年人看了勾起了过去的回忆,青年人看了知道了历史的风俗。

        崔达道、高福绿、王立生三人为藏山赶老会的传承人是当之无愧的,他们把藏山赶老会不但传承下来,而且又加入了些新的内容。对藏山赶老会的整个道具、服装等,达道都进行了拍照,整理了《藏山赶老会》一书,这对藏山景区文化内容的充实,对盂县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对藏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达道为传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功不可没!
怪癖,不拍马屁弄牛粪;糊涂,常把黄昏当早晨。
  
  • 富士山庄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发表于:2019/7/8 21:01:36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