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抗战老兵的故事(1)

  • 糊涂乡人
楼主回复
原创俱乐部会长原创俱乐部会长
  • 阅读:10210
  • 回复:2
  • 发表于:2019/6/3 16:34:05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盂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壮志凌云革命路

 

刘老现住湖南省湘潭市,今年84岁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记忆清晰,离休后伴随儿孙颐养天年。在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前夕,我从电话里采访了刘老。

刘老叫刘壮云,1931年出生在上社镇刘家沟村。父亲叫刘玉泰,由于家里土地很少,生活穷苦,她父亲下关东在一家药店里当学徒,在壮云5岁上回过家一次。那时,鬼子在东北横行霸道,父亲所在的药店日益萧条,后来破产,父亲带着患病的身体返山西回家,还没有过三海关就病死在路上。家中由母亲带着壮云和弟弟凤宽生活,母亲常年有病,二亩薄田由大爷刘玉虎给代种。不幸的是母亲也突然病故。丢下年幼的姐弟两个,无法生活就到了兴道外祖父家度日。外祖父家也很贫困,有时吃不开饭他两就又回到刘家沟村住在大爷家里。大爷家养活不起两个小娃娃,无奈之下,在壮云10岁上的那一年,经人说合,就和临村教场村的张锁只订了娃娃婚。想找一个吃饭的地方。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壮云的大爷是我党的地下党员,又是刘家沟村的抗日村长。她有时也在抗日模范村教场住。这样在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之抗日政府的宣传。十三岁的壮云在兴道外祖父家就参加了儿童团组织。壮云年龄不大,但个头较高,又有一副好嗓子,在儿童团里唱歌唱得最好,既是儿童团里的领唱者又是指挥者。因她从小没有父母,独立生活能力强,站岗放哨,宣传抗日,检查路条,样样工作都做,而且做得很好。五区区委书记李振凯在一次检查工作时发现这个小姑娘表现不一般。在1944年,14岁的壮云就被李书记安排到区里半脱产工作,负责磨盘、店上、刘家沟、赵家沟几个村的抗日宣传工作。壮云唱歌唱得好,人长得俊俏,脑子灵活,说话乖巧,比如说动员青年参军,个别家中父母思想封建,不愿意让儿子参军,派其他干部去做工作,就是做不通。而壮云一个小姑娘,做工作不怕麻烦,反复劝说,一次不行两次来,做不通工作不罢休,直到做通为止。当时的小青年,现在的耄耋老人说起当年壮云挨门上户做抗日工作的事来,记忆犹新,至今还夸奖壮云当年做工作做得好,是个既有能力又热心的人。

小小年纪,初露头角就表现不菲,又一位区委书记叫李毓华,区妇联主任叫韩玲华,在当年8月里由他两介绍壮云加入了共产党,从此,她就正式脱产投入到抗日工作中。区领导考虑到壮云年纪小,很有培养前途,又把她送到晋察冀边区二专署在定襄县办的第二干部培训班进行学习。

那次去定襄县培训,基游队护送他们几个人,利用晚上通过日军的好几道封锁线才来到定襄县。学习主要内容是:在我党领导下怎样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力量;随时准备为民族牺牲自己,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华北,赶出中国。学习集训期间,学习班住在定襄县的一个大山沟里,山外是鬼子的占领区,鬼子经常出发进行清剿,斗争环境非常险恶。学习班人数较多,目标较大,日本鬼子探听到后,鬼子就集中兵力在汉奸的带领下来偷袭,全体学员马上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学习。在那严酷的斗争中,他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人人都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刘壮云在学习期间充分发挥了自己爱唱歌,会唱歌的专长,成为学习班里的积极分子,每天早、午、晚饭前她都带领学员整队唱歌,鼓舞大家的情绪,活跃学习气氛,因而多次受到领导表扬。为了保障大家学习,防止鬼子侵扰,在学校的四周路上埋设了大量的地雷,一次鬼子来骚扰,吃了地雷的亏,以后,鬼子就不敢来清剿了,他们的学习环境也有了改善。

刘壮云通过这次学习,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认识了很多不认识的字,思想上有了一次飞跃,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抗日的斗志更加顽强。集训结束后,组织上让刘壮云同志返回盂县,成为全脱产干部,正式参加了区妇救会的工作。她被分配到盂阳县九区妇救会,九区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大沟,沟里沟外两头都是大道,两个沟口都建有炮台,每个炮台上驻扎着一个小队的鬼子和二十来个伪军。在这个只有二十里长的沟里开展抗日工作,困难很大,一则鬼子两头封锁,道路不通。另外,迂回之地太小,鬼子三日两头扫荡。一次鬼子袭击区政府,打死放哨民兵,刘壮云年纪小跑不快,在区干部老张拉扯下才从后门转移到山里。她经常跟随妇救会干部深入龙华河中游的敌人控制区,宣传党的政策,秘密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提倡妇女解放,反对婆婆和丈夫的欺压等等。有时一个晚上要换二、三个窑洞住,而且睡觉时从不敢脱衣。睡在土炕上,必须头朝里,脚朝外,一旦有情况可以立即跳下炕来转移。

有一天晚上,她和姓吕的一个女干部刚要吃晚饭发现鬼子进村了,她们放下碗就随群众往外跑,天黑、路疏,她俩和群众跑散了。伸手不见五指,天又下起了小雨,她俩靠着一快大石头在秋雨淋淋的夜里蹲了一晚上。那时候生活极端困难,缺吃少穿,干工作都没有工资报酬,到老百姓家吃饭要用边区粮票,而且边区粮票都是定量,一点都不能多吃。特别是到鬼子控制区做抗日工作时,一连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那是经常的事。

1945年前半年鬼子还没有投降,刘壮云在斗争中逐步成熟起来。16岁组织上就调她到一区任妇救会主任,当时的一区是鬼子的治安区,斗争非常残酷,工作十分艰难,但刘壮云把高涨的抗日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从来都没有叫一声苦,没有说一句累。在一区鬼子收买了不少汉奸,这些汉奸人熟、地熟,他们凭借鬼子的势力每日起来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杀害抗日干部,替鬼子维持统治。面对当时的抗日形势,我二分区领导在分区五个县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除奸斗争。刘壮云为做好工作,她深入到老百姓家中,调查了解汉奸的活动。一次了解到一个姓刘的汉奸要从香河去寿阳看他姑姑,刘壮云及时把情况报告了区小队,刘汉奸被区小队打死在西南关的山路上,为民除了一害。这期间一区妇救会还受到盂平县政府的表扬。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组织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刘壮云,把她送到晋冀第二师范学习。晋冀二师是晋察冀边区二专署直接领导的一所学校,学生一部分是二专署的干部子弟,一部分是各县区年纪较小,工作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小干部。学校先后在盂县御枣口村,徐峪沟的上庄村,下社的樊家汇村办学。刘壮云同志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她克服了文化低的困难,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她明白,自己没有父母,革命队伍就是自己的家,只有革命成功,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自己也才能过上好日子。因为她嗓子好,爱唱歌,学校组织歌泳比赛,她都是带头人。因此,她是大家公认的优秀歌手。后来,由唱歌到表演文艺节目,她成了宣传队里的骨干。

当时,晋察冀边区笼罩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形势异常严峻。那年,刘壮云同志又奉命调任定襄县四区担任妇救会主任。定襄县没有盂县那么多大山,敌人往往利用平坦的地形,便于机动,到处抓捕我方人员,斗争环境更加残酷、险恶。敌人还组建了以地主、土匪、恶霸为主要成员的“飞鹰队”、“团团队”等地方武装,这些组织,人员反动,装备精良,专门偷袭中共定襄县、区政府。定襄县妇救会主任韩凤英等两位女干部就是在农村开展工作时不幸被“飞鹰队”抓到,押往太原惨遭杀害。当时县委机关十几个人,居无定所,流动办公,女同志只有三个,刘壮云年纪最小。有一次,县委正在离东冶村不远的一个小村里开会,突然遭到“飞鹰队”的袭击,大家急忙转移,刘壮云同志那几天身体有病跑不快,有一个力气大的男同志把她挟在腋下,一路冲在前面,大家才转移脱身。后来定襄县委决定派一些优秀干部进行学习。刘壮云同志又回到冀晋边区第二师范学习,那时学校已迁到五台县斗寺村。同年,刘壮云同志与时任中共盂县县委组织部长兼宣传部长的赵冰岩同志(定襄籍)结为夫妻。

1947年,山西一些地区先于全国获得了解放。组织上从晋冀二师抽调了部分学生,组成文艺宣传队,深入解放区通过宣传揭露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号召群众争取民主、自由和解放,来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学校排练了反映妇女受封建制度迫害的歌剧《白毛女》,刘壮云演喜儿,因为她出生寒苦,从小就没有了父母,还订过未过门的娃娃亲,苦难的童年,悲惨的往事,她演起喜儿来,情真意切,表演到位。那时,有的地方还没有电灯,舞台上挂一个汽灯,灯光也不好,在山西晋中地区好几个县来回巡演,每一场演出都人山人海,场场爆满。台上壮云声情并茂地演出,台下观众泪流满面,有人竞嚎啕大哭。有好几个地方演过戏后,个别苦大仇深的老百姓走上台要打演员“黄世仁”。

后来文艺宣传队在阳泉解散,随之也完成了在二师的学习任务,刘壮云同志又回到了定襄县。由于党中央准备实行土改,把当地干部进行了大调整,刘壮云同志又被派到住在盂县的晋冀二专署参加了土改工作队。工作队积极宣传我党《中国土地法大纲》,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翻天覆地、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1949年3月,刘壮云和时任晋中地委秘书长的丈夫赵冰岩,带着弟弟刘凤宽到晋中参加了南下工作团。他们从阳泉乘火车出娘子关到达河北石家庄,在石家庄集训了一个半月。集中学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毛主席“两个务必”的讲话,为到南方接管政权做思想准备,另外在石家庄还做了一些管理城市的调研工作。在南下工作团中,也有少数思想准备不足的同志,产生了怕死恋家的思想,半途而返。刘壮云夫妇与弟弟刘凤宽,却意志坚定、义无反顾。于4月中旬,由团长武光率领晋中南下工作团3000余人,紧跟第四野战军,或乘马车,或骑马,或步行,浩浩荡荡一路急进,经邢台、邯郸、安阳,渡过黄河,又沿菏泽、兰考、开封、巩县,于5月下旬抵达郑州。当时因中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尚未解放,于是上级决定把所有女同志组成留守处,留在郑州待命,男同志继续南下。7月,女同志又继续南行,到武汉和男同志汇合。修整几天后又继续南行,经咸宁、临湘于1949年7月25日到达目的地湖南岳阳。至此,18岁的刘壮云同志随大家经过艰苦跋涉,历时数月,行程3000余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胜利完成了南下入湘任务。

到达岳阳后,赵冰岩同志任中共岳阳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刘壮云同志任中共岳阳县委组织部干事,主要从事接收地下党的工作。

1951年11月,赵冰岩同志调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即后来的中共中央中南局农村工作部)办公室副主任。刘壮云同志和弟弟到武汉,由组织上保送他两进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中南区撤销后,该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附中)学习,在那里完成了他们的高中学业。

1954年,赵冰岩同志又跟随中南区书记邓子恢同志调到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任处长(邓子恢任部长)。刘壮云同志随夫进京,在公安部清理敌伪档案。

1957年12月,赵冰岩同志回湘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兼长沙县委第一书记,翌年调湖南省人民委员会任秘书长。刘壮云同志调湖南省人民委员会从事信访工作。这期间,她有三个多月参加了修建京广铁路的工作,并两次立功,后又到省委党校学习了《政治经济学》。

1959年9月,刘壮云同志调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组工作,1961年任文艺组副科长。

1970年6月,组织上从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各组抽调了八、九个人到广州电视台学习,准备筹办湖南电视台的播出工作。她是文艺组唯一人员。被安排学习文艺节目的切像(导播),经过3个月左右的培训,于当年9月正式调入湖南电视台播出组,一直出任播出组负责人,并兼文艺节目的切像工作。特别值得刘壮云同志自豪的事是1971年8月29日毛泽东主席来湖南视察工作,连续5个多小时观看了湖南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其中全程直播的切像工作均由她独立完成,因此受到了当时坐镇电视台的省委领导、军代表李振军同志的高度赞扬。

1972年9月至12月,赵冰岩同志调株洲市革委会任副主任,刘壮云同志任株洲市文工团政委。

1973年1月,赵冰岩同志调任中共湘潭地委副书记兼湘潭市委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刘壮云同志调任湘潭市文化局副局长。

1975年2月十五岁就参加革命的赵冰岩同志,由于积劳成疾,53岁就在副省级领导岗位上去世。刘壮云同志于8月调任湘潭市档案局任副局长,直接负责全局具体工作,后任顾问,1990年离休。

刘壮云同志革命一生,参加过很多行业的工作,都兢兢业业,勤恳负责,从不计较待遇,从不贪图享受,跟党走的信念从未动摇,忠于人民的赤心从未改变。她一辈子酷爱文艺,离休后不甘清闲,继续奋进,一直坚持参加省老干部艺术团的活动工作,先是在舞蹈队,后又到合唱队,一个老革命,老有所为,老有担当,为后人留下的是榜样,是楷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刘老的一生,那就是:胸怀壮志凌云,勇攀革命征程。
怪癖,不拍马屁弄牛粪;糊涂,常把黄昏当早晨。
  
  • 富士山庄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发表于:2019/6/4 9:54:02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糊涂乡人
楼主回复
原创俱乐部会长原创俱乐部会长
  • 发表于:2019/6/6 11:28:57
  • 来自:山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为熠熠生辉的抗战老兵的风采讴歌礼赞!
怪癖,不拍马屁弄牛粪;糊涂,常把黄昏当早晨。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