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盂县有个崔达道(3)

  • 糊涂乡人
楼主回复
原创俱乐部会长原创俱乐部会长
  • 阅读:7495
  • 回复:1
  • 发表于:2018/6/23 10:14:43
  • 来自:山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盂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三毛妈头年去世,第二年,三毛的祖母,也走了,活了71岁。

一个可敬的老人,26岁上就带着6岁的大儿子书盛,抱着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的二儿子书佩,安葬了丈夫,呵护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坚守家园,过起了儿幼母寡的苦难生活。后来,屎一把,尿一把,抚养了15年的二儿子因伤寒病无钱医治而夭折,又是一刀刺在了老人的心上。多苦多难的老人,苦苦熬了45年,给大儿子娶上媳妇,孙子也娶上媳妇,孙子也有了儿子,四辈人的家庭,自己却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

若赶上好时月,四世同堂,儿孙满园,应该是享不尽的天伦之乐,阅不完的欢喜之年!

时下,鬼子横行,豺狼当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崔书盛家中的生活更加困难。两个年轻儿子隔不了一天就的到鬼子占据的千佛寺炮台上做工,给鬼子修炮楼,担水、劈柴火。晚上还要经常从家出发沿王村沟到西烟镇背上粮食连夜送到东麻河驿村,供应游击区里的八路军。家里的土地荒芜了大部,生活一天不如一天,两女儿出嫁了,现在还是7口之家,两个媳妇常闹矛盾,苦日子还不得安宁。崔书盛又担任村里的干部,顾不了这个破碎的家。

崔书盛是个要强的人。从小没有父亲,就养成了自己奋斗的习惯,他念过2年私塾,学了点文化,一心想在他手里壮大家业,13岁上就离家到河北平山县万盛裕布行学徒,三年后回家种地,农闲季节他挑个货郎担走村串户,沿街叫卖,挣个小钱,他要求全家省吃俭用,抱定决心致富,慢慢添置土地,积累资金,发展自家经济,一步步扩大家业,一心想成为柏石村里殷实的人家。所以,带着两个儿子在地里辛苦操劳。苦苦奋斗了二十多年,置下了几亩地。起先是和别人家合伙喂着一头牛,后来贷高利贷自己买了一头牛,还买了一个旧铁轮车,冬天农闲赶车卖炭、运粮,挣人家的运费,几年下来,家境有了点起色。正当自己满怀希望,信心十足,努力继续发展之时,不料老天不长眼,遇上了灾荒,自己的地都是赖地、贫地,天旱无收,天涝欠收。家里人口多,妻子、老母又有病,不但发展不起来,而且越来越贫。

书盛是个精明人,能干活,心眼好,待人又热情。那一年,他挑着货郎担到了刘家沟村,看到一个小孩爬在大门道里哇哇地直哭,他想这样小的孩子怎无人看管?他放下货郎担就进去看,哎呀!一个女人在厨房里上了吊,他急忙跑进去,把人救下来,由于救得及时,保全了女人的性命,孩子没有失去母亲。他在村里族人中威信很高,那家一办红白大事,他都是主事人,谁家一遇到矛盾他又是调停人。

灾年还没过去,鬼子来了,大家推选他为村长,也是村里的“外交村长”。他一面做抗日工作,一面给鬼子支差,村里的事情忙得他顾不过家里,妻子带着贫穷,带着牵挂,带着惦念无奈地走了。老母亲含辛茹苦,一把泪,一身汗,苦往自己肚里咽,情往儿孙身上撒,苦日子熬也熬不到头!默默地也走了。

崔书盛发展家业的梦想彻底地破灭了。

眼看着鬼子占我河山,欺凌百姓,罪行滔天,他热血沸腾,抗日的怒火在心里越烧越旺,抗日的事情越做越忙。一心扑在抗日上,家不要了。但丢下的人要生活呀!两个女儿先后出嫁了,他果断决定分家,让两个儿子分开过,只丢下小儿子三毛和自己。书盛在家里是一言九鼎,两个儿子和媳妇虽然不愿意,但管不了父亲,无奈各家过起了自己的光景。家中就丢下10岁的小儿子三毛,三毛担起了家中的担子,温床叠被,砍柴烧火,做饭洗碗,推碾围磨,清理街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娘的孩子懂事早,干活的孩子能力高。此话千真万确。

 
怪癖,不拍马屁弄牛粪;糊涂,常把黄昏当早晨。
  
  • 富士山庄
摄影俱乐部会长摄影俱乐部会长
  • 发表于:2018/6/23 20:48:22
  • 来自:山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